湖南省大学自考网

湖南自考 |报考指南 |报名时间 考试安排 |考务考籍 |自考点考 自考题库 |串讲试题 |历年试题 自考学习 |心得体会 |学习方法
招生简章 |自考简章 |成考简章 成绩查询 |自考查询 |成考查询 成考题库 |串讲试题 |历年试题 自考报名 |网上报名 |报名电话
您当前位置:湖南自考网 > 首页 > 自考题库 > > 正文

湖南自学考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前辅导资料:第一章

2016年04月27日 12:14 未知何老师我要评论(1)
字号:T|T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世界能不能被认识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
②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如何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如何回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以联系、发展的状态存在,还是以孤立、静止的状态存在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或形而上学不是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就是同唯心主义相结合。
3.世界的本质问题,实质上是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存在着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一元论有两种,唯心主义一元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一元论(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四个明显局限性: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其基本思想是:
第一、承认世界的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
第二、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
第三、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的、无限多样的统一,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的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局限性。
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否认物质的运动和运动的绝对性,必然导致形而上学;否认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或主体,必然导致唯心主义。
6.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
7.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
8.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三个基本特点:客观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种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9.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①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②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③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以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第二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如果只见事物之间的区别不见联系,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只见联系不见区别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1.联系的含义及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①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②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③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事物各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
2.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联系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②认识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对于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必须坚持全面的观点,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来把握事物的各种联系。其次,必须抓住事物中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避免出现不同的联系不分主次甚至本末倒置。要特别注意避免只看到直接联系而忽视间接联系的片面性倾向。
1.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
①   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②   发展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③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唯物辩证法坚持两点论,形而上学坚持一点论。
 
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2.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①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②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③   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④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5.对立统一规律亦称矛盾规律,基本内容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和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6.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   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如果只看到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忽略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会犯“一点论”的错误。
④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如果主次不分,不抓重点,平均使用力量,就会导致“均稳衡论”。
④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互相包含、内在统一的。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就是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重点。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抓住主流,坚定信心,又不忽视支流,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都是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具体表现。
 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会导致庸俗进化论、冒险主义、激变论。
7.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
①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或范围、幅度),它体现着质和量的统一。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发生变化,事物的质保持不变,量变突破关节点,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
②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界限,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时,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过度的范围。
8.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①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亦物质基础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②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躁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裹足不前。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
 否定之否定规律:
基本内容:事物的发展经过两次辩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9.肯定和否定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他事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存存事物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②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事物内部两个相反的方面,它们又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另一方面,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
10.辩证法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法否定观的意义:
①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而不是单纯外力作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新事物既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旧事物中积极成果。
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反对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有批判地继承,既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又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于外国文化应立足于中国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吸纳其有益的合理的内容,抵制其腐朽的、没落的东西。
1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
①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②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12.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①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依存。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②掌握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只有找出某一事物或现象产生的原因,才能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其次,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有助于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以便有效地指导今后的行动。
13.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①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它们是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
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必然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第二,偶然性是必然性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第三,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偶然性是受必然性支配的,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必然性,不要被偶然现象所迷惑。其次,因为必然性是能过大量偶然性表现出来的,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所以在科学研究中,要抓住偶然性提供的机遇,揭示偶然性背隐藏的必然性。
14.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①可能性和现实性之间是明显区别的。可能性是目前尚不存在的;现实性是已经存在的。不要把二者相等同。
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一方面,二者紧密相联、不可侵害。另一方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掌握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其次,为了使好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改变不利条件,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
15.内容和形式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①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
②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的。第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第二,形式对内容有巨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的相互作用,构成形式和内容之间由基本适合到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的不断循环的矛盾运动。
③内容与形式的相互作用和矛盾运动是错综复杂的。首先,内容决定形式是归根到底意义上的决定,而不是僵化的决定。其次,在一定条件下,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以新形式的面貌出现。
④掌握内容和形式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所以我们要根据内容和需要创造新形式或利用旧形式。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首先要重视内容,反对忽略内容的形式主义;但也不能忽视形式对内容的反作用,要反对抹煞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
16.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①本质和现象是相互区别的。首先,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其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再次,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相对平静的。
②现象和本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现象和本质之间不是并列关系,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的产生和变化归根到底是依赖于本质的。
③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因为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认识了事物的现象不等于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必须通过科学研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其次,因为本质和现象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本质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表现着本质,所以我们要通过分析现象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决不能离开现象去凭空构想事物的本质。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具有两个特点:客观性,普遍性。
2.从起源上说,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从劳动中产生的语言发展的产物。
3.意识的本质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②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③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4.意识的能动性表现以下方面: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④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3.   发挥主观能动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①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踏踏实实地按客观规律办事;既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惯穿于唯物辩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第三,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第四,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二、简述承认事物相对静止存在的意义。
答:1、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开不同的事物。
2、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认识事物分化的条件和生现象的产生。
3、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理解绝对运动。
三、简述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
答:1、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对自身的否定。
2、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五一节。其二,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3、作为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之统一的辩证否定是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
四、简述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
答: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变,就不会发生质变。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五、简述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答:道德原因和结果是对立的。在具体的因果联系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不能混淆和颠倒。其次,原因和结果又是统一的,第一、原因和结果相互存依;第二、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原因和结果是相互作用的。
六、简述意识的起源和本质。
答:1、意识的起源。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牲性到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其次,意识是社会性劳动的产物。第一、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第二、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
2、意识的本质: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第二、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第三、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总之,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社会的产物。从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可以看出,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责任编辑:何老师)

温馨提示:如果你对“湖南自学考试《037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前辅导资料:第一章”问题不是很了解,还有什么疑问,请及时联系咨询老师:0731-88297478或者QQ咨询在线老师QQ在线咨询。欢迎加入湖南自考QQ群:620340167)

TAG标签:

报名电话:0731-88297478

网上报名:点击进入湖南自考网上报名系统

分享到:

热点内容